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江阴:用艺术涵养城市气质
2021-11-08 15:3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阴勇立潮头,缔造出一个又一个传奇,打造了“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的金名片。在这张象征财富的名片背后还有一张叫做“文化”的名片,同样焕发着炫目的光彩。

漫步江阴的大街小巷,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那些浸润于城市肌理的公共文化活动与设施,不仅成为了当地人们生活中的“小确幸”,更丰实了他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秋日的清晨,江南的土地依旧艳阳正劲,热燥未减丝毫。江阴图书馆尚未到对外开放时间,但门口却早早排起了长龙。9点正式开馆,登记信息、测量体温,读者们有序进入馆内,捧书而阅,静谧无声,全身心地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

“每天开馆前,门口都会排起长队。疫情期间,我们每天只能限额2000人。”看着愈发旺盛的人气,江阴市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主任王立忍不住感慨,江阴人的读书氛围真是越来越浓了。

江阴图书馆新馆于2005年落成开放,建筑面积为14300多平方米,馆藏图书200多万册,并荣获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的称号。图书馆根据少儿与成人不同的阅读特点,实行分级分区,全新打造占地1500平方米的少儿图书馆,为少儿读者提供了专属的阅读空间和一站式服务。王立介绍,江阴图书馆还与新华书店合作,创新推出“新书速递吧”,陈列与新华书店同步上架的新书,供读者借阅或购买。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江阴,阅读空间早已跳出固有的形态,以形形色色的模样走进人们的日常,勾勒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色。

宽大的落地窗,木制的书架,散落在大街小巷的艺风书房,为热爱读书的江阴市民提供了一处处精神栖息地。据介绍,艺风书房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射频识别技术,结合门禁管理系统,实现无人值守、自助办证、自助借还。除了纸质书,书房的电子屏还展示近2000本电子图书,市民通过手机“扫一扫”,便可以免费下载阅读。

艺风书房,不仅提供了“小而美”的阅读空间,还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精准配送的载体。位于江阴中山公园的艺风书房是“澄艺快递”示范配送服务店。王立介绍,“澄艺快递”以定向精准配送至全市17个镇(街)为基本形式,面向全社会进行文艺类、体育类、旅游类、非遗保护类、生活技能类等知识的普及教育。据悉,“澄艺快递”自2021年3月份启动以来,已向全市镇(街)送课累计达80次,内容涉及小戏小品创作、舞蹈编导、合唱指挥、故事辅导等。“接下来,‘澄艺快递’将由定点配送逐步转化为点单配送,真正成为行走的市民文化课堂。”

江阴市定波路151号,是顾铁林、顾青父子打造的菁存阁,也是当地古籍爱好者经常聚会的地方。顾青原先是一位导游,因为父亲在地方志办公室工作的缘故,他从小耳濡目染爱上了传统文化。之后,顾青利用外出带团的机会,探幽访古,深入接触当地文史同道,广泛搜罗与江阴有关的文献古籍和典章文物。如今,父子俩拥有5万多册藏书,涉及10个藏书门类。除了菁存阁这处小楼作为对外的文化展示空间外,其余书籍只能分在4个地方存放。顾青说,自己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在江阴建起一座藏书楼,悦己泽人、造福桑梓,将古籍、地方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出去。

潜移默化、触手可及,文化的光彩折射每个人心里,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江阴市月城镇的户外广场上,隔三差五便有一场场热闹的戏曲演出。台上演员表演如醉如痴,台下观众叫好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今年61岁的王亚琴是清音戏曲社的成员,每隔两三天,她便在这里和戏曲爱好者开展戏曲票友交流活动。月城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是赛亚告诉记者,锡剧在当地的群众基础深厚,男女能唱、老少能吟,所以民间涌现出了很多戏曲团队,“在月城,普通老百姓有了自己表演的空间和舞台,由过去的‘欣赏型’向‘参与型’转换,大家自娱自乐,心情很舒畅。”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魅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江阴的发展,需要经济和文化的齐头并进。”江阴市文联主席钱晴说,文联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多生产文艺精品,并且持续深入开展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文化惠民活动,努力提升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标签:江阴;江阴市;文化
责编:李旸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