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江南"始终代表着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这里水系纵横、土地肥沃、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物链齐全,面向现代化新征程,勤劳朴实、敢于创新的“江南人”在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又会有怎样的考量?
常州位于长三角中轴腹地,倚着长江、枕着运河,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江苏常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国际化智造明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常州“一江、一河、四湖、五山”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增创绿色发展优势,高水平推进水环境治理,高品质建设生态廊道,打造“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画卷。
绿色发展铁腕治污 美丽长江舞绿袖
常州长江岸线总长度25.8公里,在省内沿江8市中长度最短,因此长江岸线资源分外宝贵。面对长江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双向需求,常州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2020年起,市委、市政府组建工作专班,市委书记领办“关于破解‘化工围江’难题,推动长江岸线生态治理”的“一号提案”。抓重点企业、抓关键节点,全市靶向发力攻坚。壮士断腕“停”、安全规范“拆”、生态修复“绿”、提档升级“提”、坚定不移“转”,全市制定“一企一策”评估分类管理办法,构建“五方联动”规范拆除保障机制,以最大的决心、最坚决的态度推动化工企业、化工园区拆迁整治。
日前,记者来到生态环境整体提升后的滨江沿线,万亩新龙生态林满目皆绿,沿江连片芦苇荡里,芦花摇曳、鸥鹭齐飞,俨然成了水生植物和野生鸟类的栖息宝地。早已从常隆化工有限公司退休的李小平,再次站上江堤。工厂成绿地、灰霾去无踪,原本对沿江环境不抱希望的他,感慨万千:“很难想象,现在这里竟然有了这么一大片生态湿地,环境越来越好,为我们常州的长江大保护点赞!”
遗址保护 人水和谐 千年古运换新颜
近年来,常州重塑江南水乡美丽景观、美好风韵,积极推进焦溪古镇申遗,颁布实施《焦溪古镇保护条例》,完成鹤峰书院、承越故居、圈门遗址等重点院落修缮。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带动乡村振兴,沿运河因地制宜打造安基村等一批美丽乡村,打造以“夜经济”为亮点的特色乡村景观,培育做强文商农旅等相关产业,建设景美人和、村强民富的现代化乡村。
前不久,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了江苏“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遴选活动中,青果巷、三堡街、安基村、“运河五号”等常州十景入选。作为红色文化、运河精神的集成者,常州三杰纪念馆以红色文化名城建设为主线,创新宣教模式、提升服务品质,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三杰故里•红色名城”,创优红色旅游文化品牌。
从“古运河畔老工厂”到“常州文化新码头”,“运河五号”新生的老厂房里,每年都要举办近百场活动,大运河记忆馆、恒源畅陈列馆、常州百年工商档案展示馆等公共展示空间,成为市民感受历史文化的绝佳场所,运河工业遗存保护的“常州样本”。
生态绿城 增核扩绿 人与自然共和谐
江苏常州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对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自2020年起,常州启动实施公园绿地(小游园)建设、林荫提升、道路沿线绿化整治、立体绿化等“六大工程”建设,通过见缝插绿、全民植绿、规范管绿、规划扩绿的绿化建设与发展,对标找差,夯实基础,去年实施了183个绿化增绿项目,共计增绿328公顷,使龙城变得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围绕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常州还新建了28个、改扩建24个城市公园绿地,并对老旧住宅小区增设了植物配置和游憩、健身设施等,为群众百姓打造了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服务圈”。2021年实施125个项目,新建、改建公园绿地53个,加快口袋公园建设与布局,有力推进城市品质向精致精美提升。
紫荆公园占地2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正在游园的市民钱玉婷爽朗地笑着告诉记者:“我们常州公园多,环境美,从家里出来走几步就到公园,每天来这里走一走,心情特别舒畅。”今年江苏省统计厅发布的《2020年全省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分析》中显示,常州市公众对全市环境绿化满意率为94.8%,排名位居全省第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面向新的发展阶段,江苏常州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兼顾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篇大文章,为推动常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筑牢生态基底、增添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