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一些市民在问:“不是已经进入常态化防控了吗?为什么小区进出管理还这么严?为什么还要看绿码?”其实,“还这么严”就对了!
目前,南京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扬州也进入了疫情扫尾阶段。但病毒还在、风险源还在,仍然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思想。南京8月25日发布了《关于加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1号)》,明确要求强化社区小区(自然村)防控,人员进入小区要继续落实戴口罩、测温、验码等措施。小区进门“还这么严”,说明相关要求得到了落实。反过来说,要是“终于放松了”,那才不对劲呢!
然而,并非所有单位和场所都认真遵守了防控有关规定。一些餐厅“防疫三件套”措施标语贴得多,但流于形式或“打折”执行;建筑工地人员流动大,容易形成聚集,也是防疫重点区域之一,部分工地存在卡口夜晚无人值守、围墙上开洞的问题,防疫工作有疏漏。这些情况令人担忧。
有些人或许对于“常态化防控”存在误解,以为恢复到本轮疫情来袭之前的那个状况就行了。其实不然。“常态化防控”,是要把疫情防控当成一种日常,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持之以恒筑牢防线,切实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同时坚持系统思维,科学合理安排资源精力,统筹谋划发展和安全。
本轮疫情来袭之前,我们除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戴口罩,进入某些场所需要测温、验码,在其他很多场景和场所中,往往不戴口罩也没人管,不少市民的自我防护有所松懈,不少单位场所的防控措施也不够严密。这样一种相对松懈的状态,就会导致工作出现漏洞,“针尖大的窟窿漏过斗大的风”,教训何等深刻?疫情防控常态化,决不是意识行为的“故态复萌”,决不是“戴个口罩就行了”。具体该怎么做?国家卫健委出台了最新修订的戴口罩指引和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护指南,江苏也发布了相关工作的通告。市民防护也好,社区小区防控、重点场所防控也好,都能从中找到遵循,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省文旅厅日前印发通知,指出要严格依照属地管理、分级分类原则有序恢复开放文旅场所。接下来,会有更多场所陆续恢复开放,城市生活将进一步恢复正常有序的节奏。但与之相对应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绝不能“喘口气歇歇脚”。市民仍须做好防护措施,出门坚持测温、验码、戴口罩“防疫三件套”,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各板块要持续压实防控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阵地。(吴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