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春江新合兴圩有人放地笼捕鱼,请有关部门及时处理。”日前,记者在位于新北区的常州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看到,这起警情于日前的一天17时07分发布,18时12分渔政人员就赶到现场执法。目前,案件已在进一步处理中。
在该平台的大屏幕上,沿江岸线地图上有一处“红色警戒区”。289个摄像头分布在该区域,全部接入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成为常州禁捕工作的“电子眼”。该平台是全省首个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今年1月正式建成投运,助力深入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
该平台集成应用云计算、云存储、云安全等前沿尖端技术手段,具备视频图像巡查、重点人员预警、可视指挥调度、综合执法应用、数据在线展示等6大功能模块及70余项子功能。按照“关键节点全覆盖、视频监看全时段、联防联控全天候”标准,平台围绕16.6公里长江干流段和9.2公里录安洲沿线江堤、沿江区域,以及通向江边地区道路,布建了“五道智能防控线”,构建形成水陆空全覆盖、点线面相衔接、人车船泛感知的智能防控天网。
“屏幕的左上角有一个警报器的图案。如果有相关情况出现,警报器会即刻报警,民警在第一时间甄别,并与渔政执法形成联动。”高新区治安防控大队巡逻防控队民警刘凯介绍,常州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 通过“我的常州”APP、12345等平台接收群众举报涉渔案件,同步接收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分局情报指挥室两级警情指令,并实时下发属地派出所处置,打造了一张全域化覆盖的智能防控天网。
“以前,我们的精力主要在‘巡’。如今有了这张‘天网’,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处理问题,确保高质量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新北区农业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陈飞告诉记者,以前他们2人一组,巡查整个江段就要一天时间,现在,效率高多了。
在此基础上,常州实施的“三防”策略也确保了长江禁捕退捕工作第一年取得显著成效。
“技防”当关。通过这一平台,全力打造“1+4+N”一体化执法体系,协同联动、联防联控,形成了强大的震慑、防范、打击合力,构建了全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智能化防控系统设施共建、数据共享、平台共用、战果共赢的工作格局。今年4月以来,高新区治安防控大队充分利用长江禁捕退捕平台,共发现有效警情40起,涉及总人数91人。其中,违法钓鱼捕捞19人次,共处罚生态补偿金1.95万元,并教育驱离放行72人;破获非法捕捞案件9起,抓获非法捕捞嫌疑人16人,查获渔获200余公斤。
“人防”互联。建立由公安、渔政、海事、水政共驻的长江禁捕执法基地,实行24小时常态化巡逻检查,接到案件举报30分钟内到场处置,实现禁渔举报处置率100%。与镇江、扬州、泰州四市共同签署执法协作共管协议,开展跨界水域禁捕联合执法检查,补齐跨界水域执法短板。
“物防”兜底。建成全省首条长江沿线禁捕隔离围网。退渔还湿,拆除江滩非法围网养殖点,全面恢复长江湿地功能,修复江滩生态环境500余亩。
吴燕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