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保护古城、传承文化,苏州姑苏先行先试走出新路径
2021-08-04 19:08:00  来源:名城苏州网  
1
听新闻

千年古城,核在姑苏。苏州市姑苏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是吴地文明与古城文化最为集聚、保存最为完整、影响最为深远的地区之一。五年来,保护区、姑苏区致力古城复兴、文化传承,走出了先行先试、亮点纷呈的保护新路径。

坚持规划先行,保护制度框架日益完善

把古城保护好、建设好、传承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斑驳连绵的古城墙是苏州古城的标志与瑰宝。7月,随着胥门南段城墙轮廓灯及投光地灯的亮起,为期近四个月的胥门南段城墙修缮工程顺利完工。此次修缮工程还对胥门南段城墙进行了亮化提升,在箭垛安装轮廓灯600米,在城墙底部安装150套投光地灯。经过亮化提升,古城墙“颜值”进一步提升。

古城墙保护是保护区、姑苏区古城保护与更新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推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和《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等法规出台施行,从行政体制、管理机制和政策法规层面上,完善了对古城历史文化遗存的统一规划、保护和管理。

两部地方性法规的施行,仅仅是一个开始,法规的贯彻实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参与和努力。迄今,保护区、姑苏区已修编完成古城54个街坊控规和编制完成40个街坊城市设计方案;同时加快理顺保护体制,稳步开展机构改革和街道合并,新设拙政园等5个历史文化片区管理办公室,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有序承接与古城保护相关的101项市级行政权力。

2021年,为推动保护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历史文化名城优势,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升总体方案和11个专题工作方案(简称“1+11”方案)正式出炉。该方案按照古城、老城、新城三个区域分区定位,打造苏州“一中心两高地一典范”,从“做实发展定位、提升产业质量、优化古城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创新体制机制”5个方面分为11个专题方案,三年内共排定30个拟实施的重大项目。

狠抓重点项目,激活古城保护新生机

古城要保护,更要发展,重点项目的推进事关城市能级提升、民生改善和文旅融合发展。

2021年4月,姑苏古保基金首发,完成了对楹联健康基金首期3000万元的出资,选择楹联健康基金的原因正是看中其管理团队带来的产业资源。楹联健康基金今年在保护区、姑苏区重点打造的“楹联生命科学研究院”,将通过加速模型和加速平台,孵化适合中国本土的前沿生物医药技术,目前已有涉及AI药物设计和开发的高科技企业在院内孵化,同时还将带来一批省、市级领军人才落户保护区、姑苏区。

姑苏古保基金由姑苏区、昆山市、工业园区、高新区和国发集团跨板块联合发起设立,是为完善姑苏古城保护产业投融资体系、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古城保护与发展产业领域而设立的市场化母基金。此次保护区、姑苏区牵手楹联健康基金,无疑将进一步助力古城保护与发展。

“全面保护古城风貌”是保护区、姑苏区坚持的总体原则。发布《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白皮书》,重点推出18处区属国企管理的古建老宅院落;依托“外脑”积极凝聚智慧力量,助推“文化名家单霁翔工作室”落户姑苏区,重点围绕文物活化利用、古城保护更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保护区、姑苏区始终遵循古城保护的客观规律,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目前,平江片区重点功能区保护修缮、虎丘综改、山塘街保护性修复等工程正在有力推进,古城保护信息平台(二期)项目进展顺利,大儒巷、丁香巷等一批吴地水乡特色街巷同步加快打造。同时,保护区、姑苏区还将以32号街坊等片区改造为突破,加快名人故居腾迁和保护修缮工作,并制定古建老宅招引企业总部专项政策,不断创新活化利用模式,让古城在保护更新中绽放新活力。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打造古城靓丽新名片

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为保护区、姑苏区吸引八方游客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在“网红菜场”——双塔市集里,每天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两年前,保护区、姑苏区联合《梦想改造家》栏目组对双塔菜场实施改造。改造后的双塔市集,近两千平方米的空间中,不但销售居民日常所需的蔬菜水果、柴米油盐,还有小剧场、可移动摊位、咖啡店、茶座,也有民间艺人轮番登场表演魔术、街舞、相声、评弹、皮影戏等,俨然是一个将生活融入艺术的公共空间。

如果说双塔市集呈现更多的是生活烟火气,那么浸入式昆曲《浮生六记》就是古城精致典雅的模样。看着演员们在园林空间里移步换景,演绎诗情画意的苏式生活,观众们紧紧跟随,听昆曲赏园林,着实是一种美的享受。作为保护区、姑苏区倾力打造的“戏剧+”创新文化项目,《浮生六记》是姑苏区获评“国家文化新经济开发标准试验区”后,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举措。

古城保护,不是大拆大建,也不是固守传统,而是在保护中守正创新,既要保留好一脉丰腴厚重的文化,保留好原汁原味的古城,又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活,让居民和游客可触、可听、可感。除双塔市集、昆曲《浮生六记》品牌外,保护区、姑苏区还相继举办轧神仙、端午民俗文化节、冬至大如年等一系列大运河姑苏民俗文化旅游节,让传统的民俗活动有了新内涵、新活力,备受居民和游客欢迎。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城水巷不仅承载了城市的文脉和生态功能,更与古建老宅、街巷构成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当前,保护区、姑苏区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推动水上旅游线路开发,奋力做活古城“水文章”,进一步擦亮“全域旅游”名片 ,助力打响“江南文化”品牌。(“苏州姑苏发布”微信公众号 杨露)

标签:
责编:戴雨扬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