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的海脐村过去这里是个一穷二白的小渔村。赶上互联网电商的浪潮后,它逆袭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海鲜村。在奔向小康的幸福路上,海脐人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
江苏台记者黎明说:“夏日的海风,停靠的渔船。眼下正是休渔期,你以为海脐村只有宁静和悠闲,那可就错了!马上带你去看看村子里热闹非凡的另一面。海脐村有近千户、4100多人,其中网红主播就有300多名,是名副其实的电商村。我要去拜访的这位主播,粉丝过百万,看看她是如何带货的?”
“我给你们看一下这虾一箱的分量,连盒子一箱大概是4斤左右,都是118元。如果肉是粉的,你们退了都行。”正在直播间卖力吆喝的是刘菲菲,旁边忙前忙后的是她的丈夫王利民。这对80后夫妻,家里祖祖辈辈都是渔民。
海脐村毗邻海州湾,拥有1800米海岸线。上世纪七十年代,海脐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改革开放后,海脐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1995年,实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后,渔民收入稳步提升。
刘菲菲夫妻俩想改变打渔为生的命运,2007年在镇上经营起了一家美发店。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短视频平台兴起。2016年,敢于尝鲜的小夫妻,开始把渔村风光、烹制海鲜的视频放到了网上,半年就涨了二三十万粉丝。于是夫妻俩关了美发店,当起带货主播。最火爆的一晚上,菲菲姐卖了1万多单,销售额近百万元。可是订单多了,海鲜怎么运出去?这是初代网红主播们遭遇的最大难题,高昂的冷链成本,单靠个人根本吃不消。
连云港市赣榆区海脐村村民刘菲菲说:“不懂放隔热袋,也不懂打包。里面东西都晃碎了,客户收到的海鲜会发红。遇到这些情况,你必须得第一时间把钱退给人家。一单赔100多块。你得卖多少单才能赚这100多块。”
线上问题,线下解决。为了扶持电商发展,解决“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取件和配送难题。2020年,连云港赣榆区海头镇积极和顺丰、京东达成战略协议。短短3个月,就在海脐村的“家门口”建立了近万平方米的海鲜冷链物流中心,实现了海鲜一天送达全国各地。如今,刘菲菲每周直播不少于五天,每年销售上千万元海鲜,年收入已超过百万元。
刘菲菲说:“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现在都实现了。也自己盖了楼房、买了车,生活条件肯定比以前更好了。”
电商直播不仅改变了菲菲姐一家,还带动了整个渔村。渔民们纷纷拿起手机,学起了拍视频和直播带货。这个几十年来默默无闻的小渔村,一下成了网红村。据了解,海脐村现有300多户海鲜电商,百万粉丝主播100多位,带动了六七千人就业。
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海脐村党总支书记李加仕说:“在2016年前,我们村民年人均收入才3万元。通过五年的奋斗,我们现在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5至6万元。特别是2019年后,我们一个村的电商销售额每年都突破20多个亿。”
海脐村联合周边村抱团发展。2018年,直播平台快手播放量十强乡镇中,连云港市赣榆区海头镇,点击量达165亿次,排名全国第一,年销售额达50亿元。成功背后的秘笈是什么呢?
李加仕说:“在我们的电商孵化基地,我们定期邀请专职的老师为我们的村民授课。如何视频制作、如何用人、如何网上销售,把电商产业孵化做好、做强、做大。”
连云港市赣榆区海脐村村民王利民说:“老一辈反正是靠海吃海。我们这新一代的也是靠海吃海,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形式。把渔网变成互联网,把我们家乡的海鲜推向全中国。”
据了解,海脐村1978年人均收入2000元,2020年为55000元,增加近30倍;1978年村集体收入0元,2020年为220万元,增加220万倍。当地不仅大力扶持电商发展,还不断完善共享化养殖、海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40多年来,海脐村人均收入、村集体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腰包鼓了,海脐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泥泞坑洼的道路,化身美丽乡村路;旧码头变身网红打卡地;昔日破旧的的土坯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别墅。海脐村用两年时间打造的新型农村社区已初具雏形,政务便民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幸福驿站、休闲文化广场一应俱全,让更多村民在小康路上得到实惠。
刘菲菲说:“有了高流量,更要有高质量。我希望把我们海脐村的海鲜品牌做得更大更强。”
王利民说:“美丽乡村振兴,青年大有可为。我在直播间为家乡代言。”
李加仕说:“党建引领,村民齐心。我们的目标是把海脐村打造成为‘中国海鲜电商第一村’。”
咱们的小康路,爱拼才会赢。
(黎明 颜斌 谢豫 吴斌 仲启飞 连云港中心站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