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柴军虎)" 我们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回苏州的路上了。"5 月 26 日晚,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救援了 4 天的苏州蓝天救援队队长张海峰告诉记者,青海玛多县发生地震后,他当天带队就从苏州出发,穿越了 2000 多公里,奔赴一线做起了应急救援工作。张海峰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建立物资转移基地,分发抗震救灾物品。张海峰说,这份震后 " 快递员 " 的工作一点都不简单,不仅要预防频发的余震,还要克服高原反应。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张海峰第一次从事地震救援工作。2015 年,他支援过尼泊尔地震的应急救援;还曾参与海南文昌强台风救援、浙江丽水山体滑坡救援、盐城阜宁龙卷风救援、青海地震救援等 400 余场救援任务,营救了 20 余人。
穿越 2000 公里救援,临时建起了 " 收发站 "
5 月 22 日 2 时 4 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发生 7.4 级地震,震源深度 17 千米,震中位于北纬 34.59 度,东经 98.34 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50 岁的张海峰立即带队,向青海果洛州玛多县一线奔去。
张海峰与队员们穿越 2000 余公里,来到受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玛多县黄河乡。一路上看着两旁坍塌、破损的房屋,张海峰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们要尽快开展救援工作,老百姓等着我们呢!"
进入村庄后,张海峰踩着破碎的砖瓦、水泥探查。张海峰回忆着说,当时有二三十名寄宿学生留在了校园内," 看着孩子们挤在一起,挺难受的。" 随后,张海峰和队员立马着手搭建帐篷,将孩子们安置在较为暖和的应急帐篷中。
张海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物资转移基地,分发抗震物品," 我们将小学礼堂改造成了应急物品的‘收发站’,收放中华慈善总会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抗震物资。"
不仅应对频发的余震,还要克服高原反应
这份貌似 " 快递员 " 的工作并不简单。张海峰与队员们不仅要将送来的医疗药品、帐篷、食物、衣服等各类救灾物资收放下后分类摆放,还要将物资运送到每一户村民家。
" 青海地方比较大,居民住的也比较零散,有时导航都不怎么有用,只能慢慢摸索着前进。" 张海峰说,为了将物资按时、准确送到每一个村庄,张海峰与队员每两人分成一组," 有一次,我们开了 200 多公里才送到了一次物资。"
张海峰他们一般早上 6 点半开始工作,一直要持续到晚上 9 点左右。" 在这边做救援工作挺难的,除了应对频发的余震,还要克服高原反应。" 张海峰说,最让他感动的是他们的队员都克服下来了。
这并不是张海峰第一次从事地震救援工作。2015 年,张海峰支援过尼泊尔地震的应急救援,还利用应急知识,治疗了几名轻伤员,并为他们分发了药品。
参与 400 余场救援任务,营救 20 余人
谈起和应急救援的结缘,张海峰打开了话匣子。张海峰是一名退伍军人,2013 年,他开始接触应急救援工作,开始担负公益救助、抢险救灾、自然灾害救援、应急培训等重要任务,并加入了蓝天救援队。
回忆起第一次参与指挥的救援行动,张海峰不免有些激动。2014 年,蓝天救援队接到了家属求助,一名 " 驴友 " 在灵岩山失踪。张海峰带队立刻出动,联合木渎消防支队进行网格化搜寻。" 当时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心情也慢慢变得低落、纠结。中途我也想过我们是不是在做无用功,这个人是不是已经不在山上了。还好,后来我们坚持下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努力下,张海峰和他的同伴们成功找到了这名失踪的驴友。第一次搜救成功,让张海峰开心不已。
后来,他先后参与了海南文昌强台风救援、浙江丽水山体滑坡救援、尼泊尔 8.1 级地震救援、盐城阜宁龙卷风救援、青海地震救援等 400 余场救援任务,营救 20 余人。张海峰对记者说," 我没有办法把生命延长,但我能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奉献,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