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乡村振兴】“外地人”成为“自家人” “状元村”来了“新状元”
2021-05-27 19:36:00  来源:扬州发布  
1
听新闻

5月25日,扬州市宝应县广洋湖镇葛庄村第四个村民游园开始施工,不久后,一座占地9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将矗立在曾经的黑臭沟塘上,村民们说:“这是刘书记为大家干的又一件大实事。”

村民们口中的刘书记叫刘亚林,今年32岁的他,来自1800公里外的甘肃临洮。2008年大学毕业后,他考取省聘大学生村官,来到宝应广洋湖镇工作,三年前,被镇党委派往葛庄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三年来,他怀着一份真情,从人生地疏、语言不通的“外地人”成为村民心中的“自家人”;他啃“硬骨头”、办大实事,让原来的“落后村”一跃进入全镇先进村行列。

啃“硬骨头”,3个月收回20多年欠债

“少数农户欠了村里内部往来账20多年,我们一直收不回来,刘书记用了3个月就全部清收完成,这个年轻人敢啃‘硬骨头’。”今年83岁的老支书马荣华感慨地说。

2018年2月,时年28岁的刘亚林被镇党委派到葛庄村任党支部书记。当时,葛庄村由于村级债务等各种历史遗留问题而拖了发展“后腿”,刘亚林上任伊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清收133户农户20.2万元内部往来账,以彻底化解16.8万元村级债务。

“这些内部往来账,最早的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有过去的税费、上交款,长期挂着,很难解决。”刘亚林介绍,他通过调查了解到,这133户主要集中在原来的两个生产队,在全村800多户中占少数,大部分村民支持清收。随后,他带领两委一班人通过舆论宣传、服务劝收、分工包干等办法,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清收任务,成为全镇第一家100%实现债务化解和债权清零的行政村。

啃下“硬骨头”的刘亚林,赢得了村民的敬佩。

办实事,“状元村”旧貌换新颜

“三年前刚来时,村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卫生室墙体开裂、吊顶脱落,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村党群服务中心早日建起来。”刘亚林对着原村部和村卫生室老照片介绍说。

现在的葛庄村是由原葛庄和双楼两个村合并而成,其中双楼因出了宝应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王式丹而被称为“状元村”,但由于受村级债务制约,葛庄村村部、卫生室一直使用始建于1970年的原葛庄小学老旧校舍,村干部办公难、群众看病难。

要改变现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唯一途径。2019年,刘亚林凭借土地三调机遇,完成土地增减挂钩104亩、占补平衡84亩,获批宝应县政府耕地保护激励表彰,村集体获益近500万元。刘亚林还积极跑部门单位、拜访乡贤,尽全力为村里发展争项目、争资金。

有钱好办事。去年7月,投资480万元,集便民服务与医疗卫生、居家养老、文体活动等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竣工。村卫生室负责人秦玉祥满足地说,“现在的卫生室不仅宽敞明亮,还设立了10个功能室,在这样的环境中看病、就医,愉快!”

“村里新建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状元文化广场;新建了6条硬质化水泥路;换装太阳能路灯240盏;新建1座交通桥;标准化篮球场正在施工……”对于村里的民生实事建设,村民代表戴作礼如数家珍。

怀真感情,青春在宝应农村华丽绽放

刘亚林有研究生文凭,还有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银行等高薪聘请他,但都被一一回绝,刘亚林觉得,农村广阔天地是他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刚来工作时,人生地疏、语言不通,广洋湖人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我,帮我介绍对象、成了家,这里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刘亚林说,在葛庄村三年,他将实际居住的600多户村民家走访了个遍,上了岁数的村民都把他当做自家孩子。

怀真感情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葛庄村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多,家里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孩子,刘亚林建了个阳光村务群,4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都在群里,有什么事就在群里咨询、留言,村里的干部则在群里答复、认领,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不少后顾之忧。

“如今的葛庄村漂亮了,在外打工的孩子回家探亲,都想多待几天,这都是刘书记带着大家干出来的。”村民周金才开心地说。

通讯员 章婷 唐晓丽

记者 刘峰生 宫鋆煜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