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是一个地区市场发育程度、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5月13日,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苏州召开。
交流会上,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参评城市代表分别围绕开办企业、劳动力市场监管、办理建筑许可、政府采购、获得信贷、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办理破产等18个指标进行交流发言,介绍了各地的成熟经验和最新做法,并相互点评。现场,参评城市代表还展示了大数据平台支撑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案例。
据了解,2018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并不断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截至目前,全国有98个城市成为参评城市,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这个全国性的会议,为何选在苏州召开?
作为参评城市之一,苏州历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昆山率先提出了“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苏州工业园区建立了全国首个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
2019年以来,苏州主动对标世行标准和国家、江苏省评价体系,每年推出营商环境升级版。“政策计算器”帮助企业自动匹配、一键获取优惠政策,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免填单、免申请”经办等模式极大便利了企业。
在去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中,苏州总分位居全国第三,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位居全国第一;去年央视首次将经济总量前100名活跃城市纳入《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评价范围,苏州排名活跃城市第一。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苏州选择自我加压再出发。今年4月2日,苏州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会上重磅发布了《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1》。作为苏州营商环境的升级版,《苏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2021》从31个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优”无止境理念下,全省营商环境如何?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省市场主体持续快速增长,至2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数达1251万户、同比增长18.6%。
市场主体发展数量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从“不见面审批”到“不见面交易”,企业开办最快只需半天,全国首创“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
肩负为全国发展探路重大责任,江苏优化营商环境创举不断。去年11月,江苏12345“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开通,建立企业诉求“一号响应”机制,在全国属首创。据省政务办介绍,“一企来”成立3个多月,答复各类企业诉求7万多件,其中政策专员解答8328件;政策专员人数比开通之初增加近2倍,达3859名;企业服务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日前,江苏部署40项重点任务,深化“放管服”改革,诸多改革措施提出明确“时间表”,包括今年底前,在全省范围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就医结算备案等74项事项异地可办。
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让市场更具活力。《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把“两个最大限度”写入总则,特别强调“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
此外,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社会信用、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工作,同时集中清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321件,坚决打破制约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建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