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多岁铁肩担道义到36岁血洒刑场,一生曲折坎坷,但他始终坚守信仰,奋斗不已。
“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这是瞿秋白1923年底写的一首小诗中的诗句。他不羡鲲鹏,不慕雄鹰,只做春燕,用自己短暂的一生铸就伟大。
近日,记者走进瞿秋白纪念馆,从一组照片中了解“江南第一燕”的故事。
江南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在他心里扎下深深的根
瞿秋白纪念馆里保存着一张瞿秋白少年时期与父亲合影。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在江苏常州青果巷八桂堂的天香楼。瞿秋白纪念馆副馆长唐茹玉介绍,瞿家在明清两百多年间是常州望族,号称“瞿半城”,瞿秋白自己也说小时候过了几年少爷生活。
瞿秋白小时候与父亲的合影
瞿秋白出生的八桂堂是他叔祖父的房产,他们一家借居于此。自从叔祖父病逝后,他搬出天香楼,亲友接济渐渐断绝,生活每况愈下,最后住进家族祠堂。
“瞿秋白作为家中的长子,他稚嫩的双眼看到的是这个大家庭日益衰落,陷入困境,心中充满压抑。这种压抑,加深了瞿秋白对人生、生活的思考,也使他更加渴望寻找解脱。”
瞿秋白对生活了17年的故乡常州,有着深切的眷恋。他曾写道:“我没离故乡之前,常州红梅阁的翠竹野花,环溪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有慈母的抚育怜爱;有江南风物,清山秀水,淞江的鲈鱼,西乡的菘菜,为我营养;有豆棚瓜架草虫的天籁,晓风残月诗人的新意,愉悦我的性情”。
“江南文化中浓厚的崇学善思、博学致用、重情贵柔、多愁善感的人文精神在少年瞿秋白心里扎下了深深的根。”唐茹玉说。
一张俄文履历表,
清晰记录瞿秋白的入党时间
在瞿秋白纪念馆保存着一张瞿秋白的俄文履历表。据唐茹玉介绍,这张履历表是1921年6月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前,由苏俄工作人员填写,后由瞿秋白的外孙女李晓云在俄罗斯档案中发现。
瞿秋白的俄文履历表
“原件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后来,李晓云将高清电子版及中文译本提供给常州瞿秋白纪念馆。”唐茹玉说,这份履历表提供了清晰、具体、准确的历史信息:1921年1月25日旅俄记者瞿秋白抵达俄罗斯。
共产国际三大召开之前,瞿秋白已写出以俄共十大为中心的一批有关苏俄的报道,思想逐渐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向前来参加共产国际三大的好友张太雷提出要求加入共产党的志愿。
“共产国际三大召开前夕,瞿秋白由张太雷介绍入党。这份俄文履历表清晰准确地记录了瞿秋白入党时间。”唐茹玉说,1921年7月6日,在克里姆林宫安德莱厅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瞿秋白第一次见到了伟大的国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
当天,他写下《列宁杜洛次基》,描绘了首次见到列宁时的深刻印象,这是中国人在共产国际代表大会上记录列宁形象的唯一的史料。
浪漫的爱情故事,
两段爱情相伴一生
“这张照片很多人都见过,它是瞿秋白情感的历史见证。”唐茹玉所说的照片就是瞿秋白、妻子杨之华及女儿瞿独伊的合影。
瞿秋白更有着文人特有的细腻和温情。他的第一位妻子王剑虹是湖南土家族姑娘,她勇敢,有才能,编刊物,写文章,五四运动爆发后,她成为全校学生运动的领头人。王剑虹喜欢旧诗词,与瞿秋白经常互赠诗词,共诉心声。瞿秋白的“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就出自写给王剑虹的情书。王剑虹仰慕瞿秋白的儒雅渊博和传奇经历,瞿秋白欣赏王剑虹的勤奋好学,追求独立。于是,二人于1924年1月结婚。
蜜月期间,瞿秋白远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会议期间,他几乎每天都要寄回一封用五彩布纹纸写的信,信里还常常夹有诗。
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好好享受爱情生活的甜蜜,半年后王剑虹就身染肺病去世。瞿秋白在她的照片背面题了一首诗,开头写着“你的魂儿我的心”,倾注了极深的思念之情。
瞿秋白在失意的时候,有一个女学生默默地关心着他,就是后来成为他生命伴侣的杨之华。
瞿秋白与杨之华及女儿的合影
瞿秋白、杨之华都是敢爱敢恨的人,他们登报声明结婚。原本,杨之华已为人妻人母,但与丈夫沈剑龙感情破裂。她勇敢地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的婚姻。她先声明与沈剑龙离婚,再声明与瞿秋白结婚,而沈剑龙、瞿秋白结为好友。《民国日报》上刊登的这三则启事在当时算是一个爆炸新闻,有人不解,有人赞许,也有人非议。但当事人坦荡的真性情和追求幸福的勇气,可以说是令人称道的一段佳话。
瞿秋白为了纪念与杨之华的爱情,曾对杨之华说:“总有一天,我要刻三枚印章:秋之白华、白华之秋、白之秋华。”寓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
“瞿秋白是杨之华精神上的引领者,杨之华是瞿秋白生活中的支撑,他们共同生活了十年。瞿秋白英勇就义时,杨之华34岁。此后,她终生未再嫁。”唐茹玉说。
他首次将《国际歌》译成中文,
并高唱此歌慷慨就义
“起来,天下饥寒的奴隶……”在瞿秋白纪念馆里有一份瞿秋白于1923年6月15日在《新青年》季刊第一期发表的《国际歌》中文歌词歌谱。
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
1920年的冬天,寒风凛冽。瞿秋白在前往苏俄途经哈尔滨时,第一次听到法国革命歌曲《国际歌》,那深沉博大的歌词和一往无前的铿锵旋律,使瞿秋白热血沸腾,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国际歌》推介给国内同胞。
1921年他与好友耿济之、郑振铎一起翻译了《国际歌》,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当时这首歌被命名为《第三国际党颂歌》,这是《国际歌》最早的中译本。令人遗憾的是,因为当时这首歌是作为诗歌来翻译的,并没有配上曲谱,不便传唱。
1922年,瞿秋白从苏俄回国,担任《新青年》主编。回到北京,在堂兄瞿纯白家里,瞿秋白重新翻译了《国际歌》。
坐在风琴前,他边弹边哼唱,不断斟酌修改。复写纸写了一张又一张,歌词被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顺口易唱为止。1923年6月15日,这一版《国际歌》刊登在了《新青年》季刊第一期上。
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被押上刑场,最后一次高唱鼓舞他战斗一生的《国际歌》,慷慨就义。
吕洪涛 文 图片由瞿秋白纪念馆提供
瞿秋白纪念馆对本文亦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