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铭记着众多巾帼英雄——
陈修良
沈安娜
郭凤韶
姚爱兰
喻尊霞
她是南京“和平解放”背后温文尔雅的女子;她是潜伏敌营14年从未暴露的“谍战玫瑰”;她是被誉为“淮北刘胡兰”的抗日女英雄;她们是为革命事业血洒雨花台的晓庄女学生……
在“百年征程、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中,有许多巾帼英雄的身影,她们以绝对的忠诚投身党的革命事业,在危难时挺身而出,燃尽光和热,推进共和国的前进征程。
□ 本报记者 周 娴
南京“和平解放”背后温文尔雅的女子
集结在江北阵地的炮兵、解放军在请战书上签名、解放军攻击队伍登上长江南岸……在渡江战役展区,一张张巨幅黑白照片再现了72年前“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盛况。而这些恢宏大场面的旁边,还有一位温文尔雅的女子的照片。
“这是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陈修良。”南航金城学院的范广蓉,曾利用课余时间拜访了多名渡江战役的老兵,对这段历史了解越深入,她就越佩服这位南京“和平解放”背后的女子。
1949年4月,攻打南京的解放军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渠制定了全面炮轰南京的强攻计划。由于地下党的及时联系,强攻计划取消,陈修良领导地下党,获取情报、瓦解敌人、里应外合式策应解放军渡江作战,南京和平解放。
“男儿一世当横行,巾帼岂无翻海鲸?”范广蓉感慨,“陈修良深入虎穴,在敌人眼皮底下掀起惊涛骇浪,巾帼不输须眉,这是真女神!”
参与渡江战役的老战士张志远已年近九旬,他至今记得红旗插上总统府的场面。看着这些纪实照片,张老的眼眶微微泛红,他当时所在的是34军100师300团3营,为了过江,他们从六合划子口渡江。他回忆,当时街上贴满了“欢迎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等标语,没有一点初到的感觉,犹如在老解放区一样,大家很高兴,同时也感到中共地下工作者的伟大。
潜伏14年从未暴露的“谍战玫瑰”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隐蔽战线始终与党相伴相生。
在江苏党史隐蔽战线展区,有一位“谍战玫瑰”——沈安娜,她出生在江苏省泰兴县,在周恩来的指派下,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作速记员,潜伏14年从未暴露。
1945年国共谈判期间,沈安娜逐日把国民党密商谈判策略的情报传给中共中央代表团,看透对手底牌的周恩来,掌握了国共谈判的主动权。
刚刚经历了中考,和家人从泰州来看展的吴胥迪,还是头一次知道这位老乡,看完沈安娜的事迹,他忍不住膜拜,“太震撼了,每张老照片的背后都是一部《潜伏》,沈奶奶潜伏敌营14年,是安插在敌人心脏里的一把尖刀!”
南京市浦口区检察院的郑丽君在党史课上听说过沈安娜,她说,在隐蔽战线上,还有很多无名英雄,于无声处建功勋,“如果没有他们,中国的历史走向很可能被改写!千万不能忘了他们!”
血洒雨花台的晓庄女学生们
“我要像共产党员那样去生,那样去死!”“晓庄十英烈”展区,看着一张张稚嫩而青春的脸庞,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的刘佳耳畔不禁回响起晓庄英烈们的铿锵誓言。
1927年,反革命政变的血雨腥风笼罩全国,许多进步青年走进晓庄师范一边学习一边革命。1930年4月,国民党当局查封晓庄师范,10名学生血洒雨花台,其中就有两名女学生——郭凤韶、姚爱兰。
“她们牺牲的时候才十八九岁,本该和我们一样,在学校安心地读书!”刘佳看着照片里两个面容清秀的姑娘,读着《郭凤韶致母亲的信》,心疼又惋惜。
刘佳老家在南京六合,和姚爱兰是同乡,她曾专门拜谒过姚爱兰烈士墓,“学校封闭期间,姚爱兰已回老家,经常写信给南京的同志关心革命工作。不料信落入了国民党特务手中,在乘船押回南京途中,姚爱兰奋力跳入长江,被特务用带钩的竹篙钩上了船。她浑身是血,上岸后仍向周围群众揭露反动派的暴行……”
刘佳告诉记者,暑假她将去寻访姚爱兰的家人,挖掘更多红色故事,她们还开展“英烈故里帮扶行动”,通过支教或者“云课堂”,助力当地教育。“英雄学姐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生在和平年代,我们也要把青春播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刘佳想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扎根乡村,燃烧青春。
“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江苏抗日运动”展区,人头攒动,开展地雷战、地道战的游击队战士的照片、新四军用过的轻机枪、村民与日军搏斗用的铁耙……带人穿越到战火纷飞的岁月。
来自宿迁盐业公司的刘集参观时,不时用手机拍下重要的图片,“这是喻尊霞,我们泗洪的女英雄!”刘集老家在泗洪重岗街道,正是喻尊霞就义的地方,顺着他的手势看去,照片中女孩岁数不大,眼神坚毅,充满视死如归的气概。
刘集告诉记者,他自小就听着喻尊霞的故事成长,还经常去泗洪县烈士陵园瞻仰这位抗日女英雄。令刘集印象最深的,是喻尊霞被捕后宁死不屈的样子。汉奸王仲涛试图劝降,喻尊霞一口唾沫吐在其脸上。日军队长拿来纸笔,称只要写一份自首书就放了她。喻尊霞接过笔,写下“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军队长暴跳如雷,拔刀残忍地砍下她4个指头,喻尊霞忍住剧痛,大义凛然走向刑场。“她牺牲时才20岁!和我闺女差不多大。”刘集满脸怜爱,他把喻尊霞的照片发给女儿,告诉她在父亲的老家,有位“刘胡兰式”的女英雄。
“她力量”从未缺席、始终出彩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展区,女性面孔变得更多了。斯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执教68年,创造了“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林志梅,全国模范检察官,致力于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腐败,形成了以“预防三宝”为代表的南京预防模式;张继青,首届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百年党史赢得的每个胜利都有女性的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妇女从未缺席、始终出彩。”来自江苏弘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帆为女性点赞,他说,无论是在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险重关头,还是经济发展、公益事业领域,“她力量”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南京浦口疾控的余女士看来,女性本就是可以撑起半边天的,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大年三十,单位下发紧急召回令,当天全员到岗。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很多女同事连续一两个月不休息,无一人要求特殊照顾。她觉得,女性就应该靠自己能力在社会上立足,这是自身价值的体现。而凝聚“她力量”,集纳“她智慧”,也鼓舞着她们乘风破浪、逐梦前行!
配图:本报记者 陈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