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述评
2022-04-20 19:34:00  作者:程云霞  
1
听新闻

【摘要】部分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出生的留守儿童已经跨入高等学府,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受到广泛关注。关于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研究早期以问题取向为主,随着研究成果的丰富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研究视角呈现积极取向趋势。早期留守经历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尚有争议,心理韧性研究成为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已有研究取得相对丰硕的成果,对留守儿童以及留守经历大学生均有教育启示价值。未来研究还需丰富跨地域的样本,同时不能忽略城镇留守经历大学生群体。

【关键词】

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韧性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9)00-0000-00

社会转型过程中,城镇化进程异常迅猛。随着民工潮的涌现,留守儿童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儿童期亲子分离经历对个体影响具有持续性。[1]部分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出生的留守儿童已经跨入高等学府,成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该群体的涌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与挑战。本研究旨在为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研究现状

(一)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定义

留守儿童是指0~17周岁之间,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留在原籍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经历大学生即为曾有过留守儿童经历的学生,然而对于留守时间的标准没有定论,也有研究者将留守时间作为变量以研究留守经历对个体的影响。[2]

(二)研究的问题取向

多数研究者认为留守经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最早对留守经历大学生进行研究的张莉华,在心理咨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留守经历大学生存在以下心理特点:自我评价低、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退缩等。[3]随后,李晓敏、罗静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抑郁水平、焦虑水平、自尊水平、消极应对方式、负性事件体验等均高于非留守大学生,而且他们在人格上更易紧张,更内向,缺乏冒险精神。[4]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低,不安全型依恋(冷漠型、恐惧型)比例高,依恋回避也高于一般大学生。[5]留守经历大学生多表现为心理安全感低、生活满意度低、孤独感高。[6]

(三)研究的积极取向

随着研究的丰富,加之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留守经历并不必然导致心理问题。有研究者发现,亲子分离时年龄越小,成人后越容易形成有责任感、态度积极、有明确生活目标、能接受自我的人格特性。甚至有研究者得出结论,与母亲分离时年龄越小,成人后在社会交往和团队协作中会有较好的表现。[7]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主要表现为责任感强、自制力强、善于适应。[8]温义媛通过现象学研究方法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积极品质存在以下共性:接受现实,成就动机,目标定向,意志坚强,积极乐观,善于学习,情绪调控,社会支持。[9]

问题取向的研究似乎验证了部分研究者对留守儿童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刻板印象,加深了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标签化。积极取向让研究者认识到对待留守经历所产生的的影响并不能以偏概全,留守经历大学生身上存有一些难能可贵的积极品质。有研究者开始思考研究对象本身——留守经历大学生,他们冲破重重障碍,通过自强不息成功晋级为大学生,他们是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佼佼者,因此在他们身上可能存在一些保护因素。正如卜艳艳得出的结论,留守经历可能与其他某些因素共同影响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但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10]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研究。

二、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研究

心理韧性(resilience)是指在面对明显的逆境和创伤时,个体进行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是个体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

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与压力、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在留守经历和心理病理症状之间、留守经历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童年创伤和抑郁情绪之间均存在中介作用。增强心理韧性水平可能缓解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的社交焦虑[11],能够正向影响留守经历医学生的择业效能感[12],还可以降低儿童期留守经历对于大学生的情感创伤,提升其主观幸福感的体验[13]。

对于有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差异是否显著,研究的结果出现分歧:有的认为差异显著,有的认为差异不显著,而有的认为这个差异是否显著因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性别而异。可见,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也并不是一概而论的。值得一提的是,心理韧性是一个发展的心理变量,在成年期后并非不再改变,而是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进行调节。已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心理韧性的外部保护性因素[14],父母的教养方式,尤其是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心理韧性[15]。

心理韧性研究为心理学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通过对心理韧性的干预,可以提升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已有研究的教育启示

(一)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启示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启示是:尽可能实现从留守转为流动。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父母倾向于将未成年子女带在身边抚养,从而成为流动儿童群体。已有研究表明,与单亲外出及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水平是最低的。

对于一些因客观不可抗因素导致无法实现流动的留守儿童来讲,主要有两点教育启示:一是家庭方面,父母要提供良好的教养方式,在儿童留守期间需注重亲子沟通,经常对子女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这样有利于提升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其心理韧性,培养有效的情绪调节能力。二是学校方面,注重提升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已有研究表明,学习能力强,可以给留守儿童带来较好的人际支持,如教师的关注以及同伴的友情,这不仅可以缓解父母不在身边的感情缺失[16],还有利于提升自尊、增强自信。

(二)对留守经历大学生的教育启示

1.个体角度。留守经历成为既定现实,教育及干预的重心应位于个体自身。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趋于成熟,要引导留守经历大学生以发展的眼光更加理性地看待留守经历本身,在认知重评的基础上,个体可以有效地进行情绪调节。要引导个体肯定自身坚强意志与自强不息的精神,认识自身有利资源,扬长避短。

2.学校角度。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去标签化,多关注该群体身上的积极资源,尤其要善于发掘留守经历大学生中的成功案例,发挥其在朋辈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可借助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干预,以增加其社会支持。

3.社会角度。社会舆论对留守儿童的过多关注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加深了公众对留守儿童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也让越来越多的新生代父母慎重选择让子女留守的方式。因此,媒体在呈现留守经历对个体的影响时,忌以偏概全和单一导向。

四、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多为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

中国早期流动人口主要来自农村,留守儿童也常常被等同于农村留守儿童。随着近十年城镇人口参与流动者越来越多,城镇留守儿童迅速增加到2015年的2826万人(2000年是310万人),占到全部留守儿童的41.1%,并且未来几年这一占比有可能继续增加。《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明确提出“城镇留守儿童”的定义,指留守儿童中户籍所在地为城镇的儿童。据此可知,不仅有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也会有城镇留守经历大学生。近年来,城镇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得到关注,但是相关研究只有极少数。因此,欲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心理韧性的影响,需同时考虑农村及城镇的留守学生。

(二)缺少跨地域的样本

有的研究用的量表是一样的,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结果,这有可能是样本本身的差异造成的。目前,研究取样来自中西部地区的比较多,如湖北、四川等省份,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相对较好的省份样本较少。可能因为前者是务工输出大省,而东南沿海地区为务工输入大省。若能搜集跨地域的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将会为该研究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现状及干预研究”(项目编号:2019SJB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程云霞,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南京,210037)科员,助理研究员。)

标签:
责编:袁中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