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案例信息描述
小宇(化名),1996年生,广西蒙山人,家中独子,无家族精神病史,南京某高校2014年9月入学。
2016年12月27日晚6点多,小宇在宿舍楼突然情绪失控,手持剪刀,时而敲打铁栏杆,时而做出紧握剪刀捅向自己的举动,时而用剪刀指向周围同学,重复说着“自私点没有错,”场面一度紧张,难以控制 。该情况发生当即,学院老师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各部门老师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及时联系家长,安排心理老师和家长与该生保持交流和通话,帮助平缓情绪,控制事态,看护一整夜,直至次日下午2点该生父母赶到为止。
自2016年9月开学以来,在例行心理排查中,班级心理信息员和班主任反映,小宇性格特别内向,自我封闭,不与周围人交流,说话时不能很好表达自己,夜间经常在梦话中发泄负面情绪,行为举止机械化,常一人在教室走廊里自言自语或者发呆一整天。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老师收到排查报告后,先后邀约小宇及其家长,了解情况。沟通后,心理中心老师发现小宇有些认知有偏差、行为木僵、言语迟缓和关系妄想的状态,小宇认为离他近的同学要么在模仿他,要么在议论他,感觉受到威胁,没有安全感,并认为自己被全校人关注,成为网络“红人”。 11月9日,经疏导去南京某医院检查,参考量表显示其为重度偏执,轻度焦虑,轻度抑郁,医生开了治疗抑郁和精神分裂的药物。
二、 因素分析
据班主任、班长及宿舍长反映,该生性格特别内向,平时和其他人沟通有一定的障碍,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明显表现出言语迟缓和行为木僵。日常作息是早上7点多就出门到晚上11多才回宿舍,没有参加社团活动,班长经常看到他漫无目的在学校四处游走。
小宇的情况描述有两条符合心理危机干预高危个体:
1. 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社会交往很少,缺乏社会支持
2. 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
小宇上学离家较远,地域差异较大,生活、学习和成长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性格内向、社会交往很少,缺少情感上的支持,加上工科专业课程难度大,学习吃力,学业压力大,所以他难以融入新环境、情绪不稳,心理、行为特征无法适应,经过两年大学生活的积累,因为自行车丢失这样的事件进而最终爆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宇反常的生活状态是心理存在认知偏差问题的映射。但为什么接受了先进教育、先进理念的大学生会出现这样极端的心理问题呢?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不良的社会行为是由偏差的社会认知导致的,所以背后潜藏的就是严重偏差的社会认知,对事物有错误的归因。一种是“情境归因”。把自己的错误、失败更多的归之于情境;同时也把别人的荣誉、成功归之于情境因素。这次考试不成功那么是题太难;这次活动搞得不成功,是他人没有策划好、组织好;同学拿了奖学金,是他“瞎猫碰上死耗子”;毕业后找到了好工作,是他命真好,这种错误归因看不到他人能力或品格上的优势。另外一种则是“个人倾向归因”。在大学里,有很多人把自己的成功更多的归之于个人倾向,而忽视引起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反过来又把别人的错误、失败归之于个人倾向,也忽视了环境和外在条件。上述两种错误的归因,片面的割裂了事物成功或失败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所以才会影响学生的判断,进而产生偏执的认知与极端的行为。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非理性认识的因素。大学生面临着社会角色的转变:中学—大学—社会;依赖—半依赖—独立。在大学中完成重要的角色转变,各种各样的压力得不到适时适当的解决,积郁在心中就会使他们对社会对世界出现歪曲的认知,使他们将常人认为较轻的刺激或不大可能发展为应激源的情境视为应激源。他们过于注意事物阴暗负性的一面,而忽略了光明积极的一面。这种对人对事的负性思维以及不合逻辑的理念往往容易导致人的不良情感或神经质行为。
除此之外,客观因素也是一部分。现在大学生多半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曾经的生活就是学习,吃饭,睡觉。接受的是单一的教育手段,被关注的只有成绩,而成长中必备的心理、个性、态度等因素则鲜有人问津。所以部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开始野蛮生长,出现了扭曲,偏激等问题。加之大学普遍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关注重视不足,导致学生社会心理学知识缺乏。且传播途径单一,并没有使学生真正的吸收心理学知识。
三、 事件的处理经过
2016年10月31日:班级心理信息员跟班主任反映该生精神压力特别大,夜里梦话也多是一些负面情绪的东西。家长说是他本身就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比较敏感,害怕别人对他有不同意见,妈妈要求看心理医生,爸爸不同意。
2016年11月2日:收到排查报告后,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心理中心老师、班长、班级信息员进行了关于小宇问题的详细交流了解谈话。
2016年11月4日:心理辅导员与其聊天,学生主动说明,自己成绩在班级中下,觉得学校学习风气不好,自己不打游戏,大部分时间都在发呆,发呆的关注点是自我,但是思绪是跳跃式地走进来。后心理老师与其谈话,发现他认知有偏差,而且有些关系妄想的状态,言语行为表现出精神症的特质,建议他去医院做脑科检查。他在宿舍时总觉得离他近的同学要么在模仿他,要么在议论他。另有交流恐惧症,个人压力比较大。
2016年11月8日:经与家长沟通, 11月9号,家长带他去了南京脑科医院,孩子的检测结果结果是重度偏执,其他指标是中度或者轻度的症状。
2016年11月14日,电话联系家长2次,11月15号, 该生去南京某医院做了心理咨询,医生建议吃4周药。
2016年11月21日,学生父母来校,与心理中心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共同详谈了孩子的状况,学院和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老师多次要求家长监护吃药或办理休学,回家调整,但家长坚持表示不能来监护陪读,也没有必要休学,并当场写了家长知情书,承诺责任自负。
2016年12月27日晚6点多,该生突然情绪失控,手持剪刀,时而敲打铁栏杆,时而做出紧握剪刀捅向自己的举动,时而用剪刀指向周围同学,重复说“自私点没有错”场面一度紧张,难以控制 。此情况发生期间辅导员给他倒水喝,他说水里有毒,有砒霜,没有喝。后该生走到走廊里和家长通话,一直紧握剪刀,不愿回宿舍休息,经我校老师一整夜的看护,直至次日清晨5点才回宿舍休息。
2016年12月28日早上7点钟,我校教师护送他到学院办公室,当日上午该生一直在自言自语重复“自私点没有错”,“生理反应”几个字,中午给他水和午饭吃,他说有砒霜,不安全,不吃。此状态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该生父母赶到为止。
父母赶到后立刻送往医院就医,后休学一年,在南京脑科医院持续进行治疗,期间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直持续关注该生的治疗情况。一年后经院内领导谨慎商议,同意该生复学,家长轮流进行陪读,直至毕业。该生复学到2015级后,觉得学业压力大,有十几个遗留学分,自愿降级到2016级学习。在随后的两年学习生活中,班主任与班级干部持续关注该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并从其室友处了解该生在宿舍时的精神状态。院内辅导员老师与校内心理老师定期对该生进行心理约谈,密切关注该生心理健康状况,约谈结果显示该生心理状况逐渐趋于常态。据其同班同学,室友反映,该生也慢慢与人沟通,逐渐融入群体,参与一些团体活动。后续处理及跟踪过程持续到了2020年6月,直到他顺利毕业,并找到了一份广东国企的工作。
四、 案例反思与教育建议
小宇的案例在大学校园中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都面临着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7~23岁之间,正处于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感情、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竞争与求稳等问题都会陆陆续续地出现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并且,需要大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处理。当出现矛盾问题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则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会不良心理情绪的疏导方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引导正确归因。在学生的认知中,作为学校、社会要积极引导正确归因,有的心理学公共课上把枯燥的理论换成有趣的心理游戏,心理老师组织集体讨论并进行指导。这种不僵硬的灌输理论是可以达到内化的目的,可以养成把正确的归因理论寓于平日的生活中,在生活琐事中教会学生理性思考、有逻辑的分析。
2. 社会规范制约,营造社会参与氛围。通过各种教育灌输和社会舆论的力量,通过各种管理手段,使大学生逐步增强社会认知能力,形成一种信念、习惯、传统来制约个体的行为,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关系。要在引导、启发学生的自我认知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把学生由外化教育的客体变化为内化教育的主体。
3. 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踊跃参加班级年级的各类集体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时间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探讨复杂的社会问题,练习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使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个体社会性。
4. 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工作。帮助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与高尚品质,使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确保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案例点评
所选案例具有代表性,案例分析结构完整,逻辑清晰,事实清楚,分析到位。案例中的小宇因性格孤僻、社交缺失等因素陷入重度偏执伴随有妄想等引发的情绪失控,学院老师应对果断、及时,多方协力控制事态,有效避免了危机,事后又继续跟踪关怀,体现了高校育人的高度责任感和温度,可以作为突发性心理危机事件的示范案例。最后,根据这一案例工作,作者提出了可行的教育建议,具有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