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既看到“我”又看到“ta”
2022-04-18 21:38:00  作者:解如华  
1
听新闻

小 A 一直是个生活作息非常规律的女生,进入可自己支配时间的大学,她依然习惯于在晚上 11 点就熄灯睡觉。可是让她感到苦恼的是,舍友小 B 和小 C 都是夜猫子 。每天深夜,小 B 和小 C 还在宿舍里狂欢 ,让早已躺在床上的小 A 难以入眠。虽然内心烦躁,但小 A 怕伤害舍友间的关系,一直不好意思说出口。又过了一个多月,小 A的情绪终于爆发了,和小 B、小 C 大吵一架。最终双方约定,共退一步:每天晚上 11点半熄灯,熄灯后所有人尽量不发出声音。这样的结果双方都能接受,大家相安无事。小 A 由此总结了经验:有分歧,就要及时沟通解决。

类似这样因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的人际冲突在大学里屡见不鲜,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既要考虑自己的情况,也要照顾对方的需求。舍友们要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处 4 年,一味地退让是行不通的,也不利于心理成长,懂得体谅对方是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

上述事例中,表面上看是舍友间生活习惯不同引起的矛盾,其实质是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尽相同。在高中时期,大家的精力主要投放在学习上,因此同学们的个性基本都处于收敛状态,人际交往也相对简单。而到了大学,由于升学压力得到缓解,管理制度也相对宽松,同学们的个性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因此相互之间的摩擦也就更多。有的同学找心理老师倾诉: 我觉得大学的人际关系好复杂啊!其实并不是大学生变得更复杂了,而是同学们有着在一个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个性的需求,却没有掌握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个性碰撞增多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习惯的冲突,还会有不同观点、不同立场的碰撞,这就要求同学们在交往中,坚持自己观点和立场的同时,也要考虑对方观点和立场的合理性。

能站在对方的观点和立场上思考,不仅有利于同学之间的相处,还能让一个人变得更有包容度,这样的人,自然交到的朋友也更多。

在大学里,不妨广交朋友。与和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容易让我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而与和自己相异的人交往,则能拓展我们的生命宽度,激发我们身上的潜能。

人们往往喜欢与和自己相似的人交往,这里的相似既包括信念、价值观、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相似,也包括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等的相似,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相似性更是人们互相吸引的重要因素。因为陌生的环境容易诱发人的不安全感,而相似性却会使相似的人互相支持,从而缓解不安全感和孤独感。随着交往的深入,人们也会感到和自己相似的人更理解自己,因而更易成为知心朋友。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硬币的另外一面是:和自己相似的人,可能彼此的盲点也是相似的。因此,同学们如果想要拓展和丰富自己的性格特点,就需要与和自己性格相异的同学多多相处,观察和思考自己性格中的不足。

小 D 就是这么做的。高中时,小 D 的性格内向拘谨,更喜欢独处。进入大学后,有个舍友和自己性格相似,最初两人相处较多,都不经常与另两个和自己性格相异的舍友一起活动。后来在一门课程中,4 位舍友被分在了一个组,她们需要共同完成一个情境短剧表演。从剧本创作到排演节目,小 D 越来越感觉到另两位舍友性格特点的优势,之后便尝试着和她们有更多的相处。慢慢地,小 D 也越来越大方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这让小 D 颇有感慨: 我发现开朗外向的同学更擅长与人交往,更会活跃气氛,在这方面,我要向她们学习!

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与和自己性格相似的人相处,还是与和自己性格相异的人相处。如果舍友中有和你性格相异的同学,请多欣赏和接纳他们的长处,或许有一天,你也会拥有ta身上你本没有的特点。

(作者系江苏海洋大学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标签:
责编:袁中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