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许雯斐)一场名为《烈火的燃烧》的原创音乐剧近日在南京市江北新区顶山街道上演。百年前,南京工运领袖王荷波等人在这里燃起斗争的红色星火,百年后,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依旧让人荡气回肠。
顶山街道浴堂街34号,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也是今日南京工运纪念馆所在地。200多平方米的纪念馆,与金汤街社区居民区紧挨着,古朴的江南民居造型与附近民宅自然地融为一体。馆内,记录着百年以来南京工会工作、工人阶级成长、现代工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就是这间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民居”,孕育出南京地区第一个党小组,酝酿出一场惊天动地的工人运动。
在纪念馆的屏风墙后方,一间简陋的浴室,穿越百年历史,“记载”着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
1921年3月,工人运动领袖王荷波带领浦镇机厂工人成立中华工会,包租这间浴室为办公地点。次年秋天,南京地区第一个党小组——中共浦口党小组在这里诞生。
1923年2月,王荷波召集两浦地区党员、工会骨干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揭露反动军警破坏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的暴行并介绍京汉铁路总罢工的情况。幽暗的浴室里,中国共产党点亮了一盏明灯,他们坚信,只有斗争,才能找到通往光明的胜利之路。
会议决定声援京汉铁路大罢工,从2月8日起两浦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革命先辈们打响南京工人运动的“第一枪”,也就是震惊全国的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大罢工有力打击了反动气焰,给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声援和呼应,同时,避免了一场流血惨案,保存了两浦地区的革命力量。
2011年5月,南京市总工会经调研论证,决定将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改造成南京工运纪念馆,并联合市文物局、市委党史办、浦口区政府、浦镇车辆厂等部门,聘请专业文物修缮队伍,对文物本体局部破损、木结构腐朽处、墙体风化处进行保护修缮。同时整治周边环境,打造了既具有历史文化色彩,又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南京工运纪念馆广场。
百年后的今天,在这片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红色星火依然在熊熊“燃烧”——
志愿者洪石华是南京工运纪念馆的“看护人”,一守就是十几年,她说,“这里是工人运动先驱革命事业的起点,必须守住”;金汤街社区浴堂街网格党支部书记樊小露,是顶山街道“红荷”宣讲团成员,她说,“我要想方设法创新学习载体,让社区每一位党员都能学好党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