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在外拥有先进理念和高超技术的乡贤专家回乡帮扶,让医疗帮扶工作从专家个体深化为团队帮扶,播下种子,深根发芽,今年以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卫生院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通过名医来院,外引内培,精密对接,聚力推进重点专科发展,助力提升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合力开创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的新局面,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
“顾新刚名医工作室”于2020年5月23日在东港镇卫生院正式揭牌成立。同年12月28日,通过顾主任牵线,东港镇卫生院又和他所在医院签订帮扶协议,挂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无锡东港医疗技术合作中心”, 开设“上海中医名家工作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无锡东港互联网会诊中心”。
乡贤名医,东港百姓健康的“可托之人”
顾新刚,是东港镇东升村人,现任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超声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介入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超声专委会腹部组副组长。作为东港乡贤,顾主任始终关注着东港卫生事业的发展,深知家乡基层卫生薄弱,有意愿用自己的超声医疗特长服务家乡父老,经过系列筹划,应邀成立了“顾新刚名医工作室”。自顾新刚名医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各种胃、甲乳、心脏超声、介入治疗、超声造影等技术项目,超声诊疗业务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到目前已为当地百姓服务达400多例,其中超声治疗如肝肾囊肿微创穿刺治疗、胸水抽液1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授人以渔,真心带教基层医生
“顾主任平易近人,在影像超声方面的学术地位和造诣非常高,每次有线上业务学习的会议,主任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要求我参加。”邵佳对顾新刚教授唯有深深的感谢。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有次在动脉斑块超声诊断中遇到了特别棘手的难题,就第一时间向顾教授请教,没想到教授竟专门从医院请假回东港,和我当面作了交流。他不但为我讲解诊断细节,还针对斑块进展程度及破裂情况向我传授了他的宝贵经验,让我受益匪浅,在此后的超声诊断能力上有了显著提高。”
“声”入治疗,小针眼解决大问题
上周六,顾新刚工作室的候诊厅里人头攒动,在就诊过程中,顾主任耐心的为每一位患者进行着细致检查,他凭借超高的超声检查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帮患者答疑解惑,给患者吃了定心丸,最后还成功完成了一例超声引导下巨型肝囊肿微创治疗术,整个穿刺过程快、精、准,其专业技术和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肯定与赞誉。作为东港镇卫生院成立的首个专家工作室,这是提升医院品牌的一项重要举措,顾新刚名医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培两手抓,解决临床疑难杂症,积累病例和经验,拓宽诊疗思路,推进学科建设,发挥名医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与临床医师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和精准的服务。
扎根社区,缩短就医最后“一公里”
“步行不到5分钟,就能在家门口看上沈主任的号,实在太方便了!”35岁的林女士是上海普陀医院中医科沈红权主任的忠实“粉丝”,自今年1月2日,中医名家工作室开诊后,家住社区的林女士逢人就发出幸福的感慨。“以前为了看病,我去了上海好多趟,为了挂上号甚至要半夜排队。现在,普陀医院专家每周六定期到东港卫生院坐诊,太好了!”患有桥本甲状腺炎的林女士算了一笔账:去上海看病坐车费时费力不说,还未必能挂到号,现在轻松实现了家门口看上海专家,实在是件便民、惠民的大好事。事实证明,上海中医药大学普陀医院中医名家工作室的成立不是‘一阵风’,而是真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产生了实实在在成效,让东港百姓就近获得了满意的诊疗效果。
名医下沉,提升百姓就医“获得感”
自中医名家工作室成立以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安排沈红权、邓皖利等中医名家每周六上午轮流坐诊,开展诊疗服务、业务指导和学术交流等,使辖区百姓“看病难”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截止目前,已接诊624位患者,周边居民高度关注并纷纷点赞。如有其他科的疑难疾病,可通过设立在东港卫生院的互联网诊疗咨询中心,在线进行远程会诊,并根据需要开辟转诊绿色通道。这一举措打通了东港—无锡—上海转诊网络,大大方便了东港乃至锡山老百姓的医疗需求,使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大专家的医疗服务。中医名家工作室通过以“高位嫁接”顶级资源,助力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切实为群众提供便民、惠民优质医疗服务;建远程会诊平台,加强基层中医诊疗技术辐射与传播;促合作交流,加强两地中医药文化多领域、多层次合作交流。
下一步,东港镇卫生院“名医、名家工作室”将继续“医、教、研”模式进行精准推进,从更深层次对专家的学术思想、诊疗方法进行传承及创新,不断推进东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