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集庆门殷高巷小区深处,有一间“红色记忆课堂”。熠熠生辉的战斗勋章,陈旧泛白的红军军装,斑驳磨损的公文箱……一切都与红军老兵沈毅力相关。其中,一台八一电台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父亲一生的缩影。”沈毅力之子沈晓渝深情地说。
1906年深冬,沈毅力出生在江苏兴化一户贫苦家庭。21岁时,他进入上海君毅学校续读高中,后因英语成绩优异,被国民党交通处第六电台无线电学校录取。1929年10月沈毅力被分配到南京北极阁一台,并在年底调至国民政府第二电台成为正式报务员。
然而,国民党贪图私利、欺压百姓的行为令读书识理的沈毅力深恶痛绝,他萌生了投奔红军的念头。1931年,沈毅力来到江西东固,任国民党28师一百瓦特大功率军用指挥电台报务班长。那年,正是蒋介石准备第二次围剿红军之时。
5月16日凌晨,随着一声急促有力的冲锋号角,战斗打响。红军横扫七百里,五战五捷,历时半月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重大胜利。当时,红三军团团长黄公略第一个冲进28师电台指挥所,确认100瓦电台、清点枪支弹药后,还看到桌角处有“欢迎红军”的字样。“那是我父亲写的,他和在场的7名报务员都请求参加红军。”随后,沈毅力一行带着电台、密电码和蓄电池零配件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在毛泽东关心下,沈毅力到红军总司令部电台任报务员,他们带回的100瓦电台结束了红军只有半部电台、一部15瓦收信机的落后历史,架起上海与苏区中央局、红军总司令部和各苏区根据地的“空中桥梁”,为创建红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因战情需要,红军急需无线电通信技术人才,中革军委决定创办红军无线电通信学校,校址定为福建长汀,沈毅力首任教务主任,负责外语教材编写、英文教学等工作。战火硝烟中,人民军队第一所无线电学校就此诞生,先后培训报务、机务、电话、司号、旗语等各类通信人员2000多人。
1934年秋,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工农红军开始了一场九死一生却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远征。红军“通校”的师生们也以“红星三大队”的代号踏上这场伟大征程。
行军路上,面对敌军的围追堵截,沈毅力没有放下通信教学。学员们以细沙为纸、树枝做笔,再用身体模拟发报系统,于雪山草地间艰难办学。“周恩来和朱德也来了,看到大家的学习劲头,被深深感动了。”
党率领红军纵横十余省,长驱两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落脚陕北,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通校”也在延安扎下根来,改称“延安军委通信学校”。在黄土高原的山梁沟峁间,沈毅力接到新的任务:参与组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自那之后,延安清凉山的窑洞里,党的主张通过红色电波传向大江南北,彻底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1946年,抗战胜利的曙光刚刚洒落中华大地,内战的阴霾又悄然袭来。沈毅力在周恩来秘密安排下与数十位同志转移至烟台,发展地下秘密电台,在隐蔽战线上与敌人斡旋。至今留在沈晓渝家中的八一电台,便是当年沈毅力以烧饼店为掩护,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战斗所用的电台。
“我父亲本名叫沈大毛,沈毅力这个名字还是周总理起的。”在沈晓渝的记忆里,父亲每每提起这件往事,都难掩内心激动。“那时我父亲初到红军总司令部,周恩来给予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包括御寒的棉衣和技术上的津贴。周恩来还对父亲说,等到革命胜利就改名为沈毅力,说他是经受过考验、有坚定毅力的同志!”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柏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