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从留洋博士到革命烈士:在“沉默”中伟大
2021-05-07 09:26: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充分反映江苏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激励全省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委党史工办、省档案馆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新江苏客户端和中国江苏网联合承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特别支持的“百件馆藏 百年芳华——江苏省百件红色基地馆藏珍品征集展示”正式上线。江苏各地红色展馆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周恩来纪念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等45家提供馆藏线索。今日推出第三十三期。

许包野个人照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有一张被评为国家二级文物的个人照。斑驳的照片,讲述了一位共产党人甘愿放弃个人良好前景,为国家和民族奋斗至死的伟大事迹。照片的主人公,叫许包野。

许包野(左二)和家人的合照

许包野,1900年出生于泰国一个华侨家庭,算命先生替他取名“许金海”,寓意将来生活优渥富足。7岁那年,全家搬回广东澄海老家。他在家乡上了私塾和新式中学,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在心中埋下思想启蒙的种子。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许包野受到思想洗礼,坚定了爱国信念。1920年,他改名“许包野”,远赴欧洲留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和奥地利攻读哲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许包野(后排右二)与朱德(前排右三)在国外的合照

异国求学日子里,许包野结识了周恩来、朱德、蔡和森、向警予和陈毅等一批中国革命的青年才俊。这些青年的革命激情与斗争精神,给正在研习哲学思想的许包野带来了难以估量的震撼。

1923年,经朱德介绍,许包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一边钻研马克思主义,一边在中共旅欧支部的领导下参加斗争。

许包野从苏联带回来的床单

“九一八”事变后,许包野从苏联经满洲里秘密回国。阔别祖国11年,他放弃“前途光明”的博士身份,从一位身怀壮志的青年,成长为稳重沉着的共产主义战士。精通六国语言,又有着丰富的国外工作经历,许包野一回国就成了反动派的眼中钉。他多次改名换姓,秘密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934年,中共江苏省委接连遭到敌人破坏,损失惨重。危急时刻,许包野化名“保尔”,来到南京,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他到达南京后,宣布实行“一个人只知道一个地方”的严密措施。凭借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许包野领导下的队伍不仅揪出叛徒,还识破了敌人又一次破坏江苏省委机关的阴谋。

家书

1935年,在开封执行任务的许包野不幸被捕,被押解至南京。监狱内,敌人对他用尽酷刑:竹针扎进手指,利刃割掉耳朵,双腿被老虎凳压得彻底变形,白衬衣成了血衣……

“共产主义事业需要付出代价,需要付出许多人的鲜血和生命。”早已做好牺牲准备的许包野用最英勇、最坚强的革命精神与毅力,守护党的秘密,同敌人斗争到生命终点。

1935年春,35岁的许包野被秘密杀害。52年后,“沉默”了半个世纪的这位我党历史上少有的博士战士走出历史封尘,被后人熟知。凝望照片,那一段浸染了鲜血的故事,一份为了祖国与民族的赤子之情,永世留芳。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广电集团主持人 马青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喻婷

标签:
责编:马丽花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