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鼓楼区世茂滨江社区,20多名医学、药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核酸检测的第一线。 记者 吴俊 摄
□ 记者 杨频萍 蒋明睿
风雨无阻,第二轮南京全员核酸检测采样人员中有一群特殊的身影,那就是医学院的“准医生”们,他们在疾风骤雨中淬炼成长、践行医者的初心与誓言。
7月25日,南京大学医学院接到通知,组织340名医学生分两批赴南京市建邺区6个街道69个核酸检测点,支援25、26日两天的核酸检测工作。
“新兵”报到,没有时间适应,考验的是过硬本领和心理素质。来到咽拭子采集点,同学们接过一次性防护服、口罩、面屏、手套、鞋套等物品,在专门的小房间穿戴妥当。完成紧急培训后,同学们换下已超长时间工作的采样人员,开始12小时的采样工作。
记者了解到,医学生尤其是博士生大多没有暑假,他们都是利用学习之余进行志愿服务。大家分为3个班次,从晚上8:00到凌晨2:00,凌晨2:00到次日上午8:00,早上8:00到当天18:00,保持检测点24小时运转。而不少博士生在完成凌晨的工作后稍作休息,就立刻赶回实习的医院。
“刚进入采样点时,很多同学的鞋子、裤管都是湿的,大家顾不上晾干就直接进入工作状态。” 95后吴梓瑜是临床医学博士一年级学生,她轮值的是夜班,从25日晚上8:00到凌晨2:00。
晚上7点半,她提前上了岗。虽然咽拭子取样早在课程中学过,但在社区做大规模的混检还是首次,而且社区也没有照明设备、压舌板这些辅助。出征前,学校专门做了培训,到了检测点老师自己作为被检者,让大家模拟采样,“深度够不够,范围够不够,老师一个个过关。”
“刚开始一两管我还不熟练,不能一下子找到棉签的缺口;每次做完一管,都要涂抹消毒凝胶,再抓牢试管手就感觉有点滑……”不过,做了四五管之后,吴梓瑜的动作越来越熟练,她一只手迅速从消毒的病毒管中取出长棉签,轻轻将棉签伸进被检测者的咽喉部位,蘸取咽拭子样本后,在棉签缺口处折断,把采样成功的棉签头没入试剂盒的透明药水中、标记信息、封闭储存,“前几个小时人比较多,我大概经手了近两百个样本,在1号位的同学王雨晗更多,大概两百多个样本。”
吴梓瑜说,在核酸检测工作中,更深切体会一线医务人员操作之严谨、工作之辛苦、责任之重大,“过去我们进病房只负责一块区域,而社区医院的医生,不仅参与采集工作,还要组织统筹,负责人员调配、物资运送、及时处理医疗废弃物等等,工作内容比较庞杂,更需要耐心和细心。”
“每个人的咽反射不同,感觉不一样,有的人稍微一碰就感觉恶心,一直往后缩。”在南京晓庄实验小学检测点的博士生施勇告诉记者,这时候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多做示范,引导对方再多坚持一下,打开咽后壁。由于社区里有个别老人腿脚不便,在社区书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施勇还到老人家里采集了样本。“大家的防疫意识都很强,哪怕是深居简出的老人,也及时与社区沟通,落实自觉防疫的责任。”吴梓瑜说,凌晨1点多,检测点已经没什么人,有对夫妻结伴而来,不仅戴着双层口罩,临走时还主动用消毒凝胶洗手,全程没有触碰检测台任何东西。
能够前往一线,同学们最想表达的是荣幸。“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老师们身先士卒,把我们挡在身后。”吴梓瑜表示,“我们也并不总是被保护的那群人,也能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今天,我们做到了!” 整个服务过程中,吴梓瑜时时感受到暖意,“有对母女刚坐下来,四五岁的孩子就在妈妈教导下用稚嫩的声音说‘阿姨辛苦了!’让我感觉心里甜甜的。”
工作期间,防护服内炙热难耐,不停地说:“来,抬起头,张大嘴,啊……”嗓子已沙哑。南大医学院博士生吕中阳直言,但是听到市民一声“谢谢”,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吕中阳家乡在河南,他在朋友圈写下,“家乡河南洪灾,第二家乡南京疫情,能够做的很有限,尽量出一份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章伟这个暑假留在省中医院实习,24日晚下班前,学院的群里发布了紧急招募800名学生支援南京市各核酸检测点的消息,“我们年轻抵抗力强,我们先上!”“我是医院的一份子!”同学们纷纷在群里刷屏“抢购”名额。
“我没多想也赶紧报名了。”章伟告诉记者,之所以“没多想”不只是因为他是一名医学生,还因为他是湖北人,去年疫情时他的老师纷纷支援湖北,他终于有机会回报一些温暖。
当天20点,他从汉中门校区赶往仙林校区参加培训,回到寝室已经是23点多了。由于25日凌晨5点就要集结出发,他4点多就起了床。“在黑蒙蒙的天空下,同学们纷纷向操场集合,说实话那个场景,有点热血。”章伟笑着说。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级中医学(九年制)专业学生秦媛媛说,“2020年疫情期间,我在家里,为上前线的医务工作人员加油打气;2021年,我终于也有幸成为了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