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北新区研创经济系列之四
抢占“机会窗口”,千亿“研创经济”突围
“研创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这是前不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江北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关于未来五年发展的一项明确目标。
作为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肩负建设创新策源地的使命,“研创型经济”被写入重要战略,耐人寻味。
短短几年,在以“研创”命名的江北新区研创园,涉“研创经济”企业超600家,较2020年增长30%,“研创经济”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记者走进这里,探寻“研创经济”的发展密码。
纷至沓来,他们为了什么?
落地两年半不到,一跃成为5G小基站芯片龙头企业,南京创芯慧联技术有限公司团队从2人扩展到120人,研发出的4款芯片,2款已量产。去年12月,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近期又将完成最新C轮融资,估值数达十亿元人民币。
近日刚获得近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的大鱼半导体,于2019年落地江北新区研创园,公司是行业内少数几家同时具备大型系统级软件设计、系统软件研发、Modem通信能力研发的高科技企业。除总部落地江北以外,在北京还设有研发中心,已达接近百人的规模。
汽车智能驾驶芯片研发商芯驰科技,致力填补国内高端光电子器件空白的镭芯光电,光电转换器件研发商芯视界……作为芯片之城核心承载区,一批“芯”企业快速集聚研创园,并有望成为“隐形冠军”。
他们为什么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最有希望取得突破的领域,也正是新的城市竞争中,最有可能抓住的“机会窗口”。
“研创之意,重在鼓励研发创新,冲击‘金字塔尖’。”江北新区研创园党工委书记、管办主任蒋华荣说。纷至沓来的企业与研创园一样心无旁骛、目的明确:抢抓“机会窗口”。
落地五年多,专门提供科技型服务的江苏环保产业研究院股份公司,锚定“研创”干出了一番天地。公司建立“废水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再生利用”“污染场地生态修复”“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等多个研发团队,成为南京创新型领军企业,跻身江苏省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
近年来,研创园GDP始终保持18%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20%增速、突破30亿元,税收突破50亿元。
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研创力量的不断壮大。研创园有高企483家、规上企业243家、上市企业2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超500家,营收亿元以上企业和税收千万元以上企业实现“双过百”。
预计到年底,园区“研创经济”企业数量将突破700家,拟上市企业超20家,以芯华章、芯行纪、芯驰科技等为代表的“芯片之城”重点科创企业估值超800亿元。
不遗余力涵养“研创生态”
“明显能感觉到,这里产业成气候了,越来越多的好企业集聚。”10月23日,南京江北新区研创园举办2021年高端人才招聘会,现场,36岁的芯片研发软件工程师张江涛感慨,“自己的机会来了。”
射频模拟等多个岗位年薪高达100万元!张江涛意向应聘的,正是拿出高薪揽才的芯翼信息科技。这家物联网芯片企业落地研创园两年多,自主研发的一款超高集成度NB-IoT(窄带物联网)芯片已进入全面量产和商用落地阶段。今年9月,芯翼对外宣布完成近5亿元B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加强芯片产品研发、完善生产制造供应链、扩充核心团队等。
做强“研创经济”关键在哪?政府可以发力之处又在哪?“在生态,在培育一个可以供创业者无后顾之忧、一心干事业的生态。”研创园经济发展和企业服务部负责人表示,企业缺什么,园区就补什么,定期举办高端人才招聘会意在于此。
近几年,研创园投入近20亿元建设20余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采用共享服务机制,为整个江北新区甚至江苏企业提供服务。
走进日夜运转的实验室,就能体会研创园花大钱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意义所在。研创园内的5G物联网通信芯片测试实验室,配备了5G物联网芯片测试流程中的诸多一流设备,并由园区内技术领先企业运营,实验室已经可以满足5G物联网芯片测试流程中的八成需求。如果没有这间实验室,企业要将样品送到北京或上海预约排队,仅时间成本至少多出20%-30%。
研创园还打造了南京市级仪器设备共享线上平台,让静止的设备“流动”起来,为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自2019年运行至今,服务企业达60家,累计为企业提供近3000次预约使用记录,为企业节约超亿元仪器设备投入。
打破机制,一心一意搞“研创”——
面对“科研投入不足,没有充裕的资金去建实验室做研发”,研创园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面对“缺乏示范应用场景”,研创园牵线搭桥,推动机构在应用中打磨技术成果;面对“人才、资金、技术集聚的迫切需求”,研创园打造“智汇研创”“财聚研创”“慧融研创”三大服务品牌,为企业提供涵盖全发展周期的智慧化服务。
对标国际打造“研创城”
自南向北驶上长江五桥,桥上,有交通指示牌醒目地“指向”江北新区研创园。一路向北,跨过长江,一片“科创森林”让人眼前一亮: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长三角国际数据中心、绿色能源中心……
产业步稳蹄疾,人才纷至沓来。研创园建成5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7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吸引20余个院士团队和博士以上专家人才2000余人参与合作创新,产业人口突破10万人。
10万人来了,当中大多是专注研发、创新的高端人才,还有不少来自海外。不少创业者提到,研创企业几乎大半的成本用于招人才,人才就是“最强大脑”,是干好“研创经济”关键的关键。
“要让他们安安稳稳地创业,必须要了解他们对于城市、对于生活的需求。”江北新区研创园规划土地部负责人说。
去年3月,江北新区官网上一篇规划设计方案的公示引起热议,公示的主角就是位于研创园的江北国际文化街区——砂之船奥特莱斯项目。
“大型商业综合体满足的不仅仅是人的生活需求,还会引领和提升区域的生活品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江北国际文化街区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以奥特莱斯商业为基石打造线下社交生态圈,将艺术融合创造力注入全新的商业模式中。在项目的设计上,还注入了巨型喷泉水秀等网红打卡元素,从多维度增强商业场景的体验感。目前项目正处于施工阶段,商业裙房主体已封顶,商业部分计划2022年9月开业。
今年六月,“海智湾江北”国际人才街区在研创园揭牌,街区主要由人才公寓、双创服务中心、孵化中心、生活配套等要素集成。街区的目的很简单,给“初来乍到”的海外人才一个“缓冲地带”,让他们轻松落脚。
大厦楼下的星巴克咖啡厅,从早起营业就门庭若市,举起一杯咖啡,与客户或同事畅谈,还有人带上笔记本电脑,在此处办公半日;24小时健身房内,全天都有人“刷脸”进入,挥洒汗水,有人为保持健康生活,有人为扫去疲惫,还有人为难以突破的技术瓶颈找找灵感……走出办公区、实验室,国际人才街区的“休闲角落”,仍充满活力,这是一座产业新城该有的样子。
“研创园要对标国际,高质量布局研发创新空间。”蒋华荣表示,研创园已建成投用300余万平方米科研载体、60余条城市道路,在建载体超1000万平方米,园区正全力以赴提速科创载体投建、投用力度,为创新者、追梦者,筑起“研创高地”,建好“研创城”。